前段时间,据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,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科学与教育委员会会议上讲话时表示,自己没有智能手机。
他是这样对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所长、俄科学院通讯院士米哈伊尔·科瓦利丘克说的:“您说所有人都有智能手机。但我没有,而且您也没有。”
不仅如此,俄罗斯国防部计划从3月1日起禁止俄军人使用有照相和卫星导航功能的智能手机。
这用意显而易见,是出于对信息安全保密的考虑。
智能手机是当代社会人们相互联系必不可少的工具。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,手机越来越智能化,应用软件种类繁多,新的功能层出不穷,这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泄密隐患。
在信息安全专家看来,在当今信息社会,秘密信息泄露主要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手持智能手机的涉密人员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源、定位点,一些看似常规的操作,却容易导致泄密。因此,避免使用智能手机时造成“无意识泄密”,是非常必要的。从已经掌握的情况看,智能手机带来的安全漏洞和隐患主要有:
01
位置共享
网约车、订外卖需要位置共享,这依赖的是“基于位置服务”的技术,通常会在智能手机的系统后台启动并进行定位。如此一来,很容易暴露涉密单位、保密部门的地理位置。
02
图像共享
朋友圈晒图、手机直播等社交应用软件的共享,都有可能成为窃密者觊觎的目标,蕴含在图片里包罗万象的数据信息,极易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,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
03
云端共享
涉密人员的智能手机,往往带有联系人的职务和办公电话、手机号码,如果在网上“云端”共享通讯录和短信,一旦泄露,后果堪忧,很可能会成为窃密者的“狙击”目标,给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负面影响。
04
网络共享
涉密人员在连接共享开放的社会WiFi时,如果无线网络被注入恶意代码,联网电子设备的存储信息很有可能泄露。对于涉密人员来说,自身本就具有保密性,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,万不可抱有轻视的心态。
这足以警示我们,一部小小的手机却与国家信息安全紧密相连,智能手机越普及,保密安全越要加强。
当然,现在生活中,普京可以拒用智能手机,但绝大多数人却难以做到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,只是简单地“拒用智能手机”,而是要采取果断措施,构建基于风险的保密安全理念,严格规范智能手机使用规定,用常态化的安全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,掌握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主动权,有效避免失泄密问题发生。
作者:戴铮勤
本期编辑:苏慧
上一条:进入“两会时间”,如何做好新闻宣传报道保密工作?
下一条:论实现“十三五”保密工作良好开局如何破题